为何“异地高考”热情不高?!
传媒:地方发展通讯社 | 时间:2016-04-27 22:17 | 关注人次[ ] | 字体设置:

831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对于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异地高考”政策提出了明确规定,给各地订出最晚时间线:各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91《京华时报》)接着,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当享有同等的入学机会。异地高考要有条件准入,首先家长在当地需有稳定工作、住所、收入并交了各种保险。学生也要符合条件,各地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什么样的学生跟本地生享有同样权利。(96新华社消息)

   千呼万唤使出来。异地高考议了很多年,是无数外来人员及其子女望眼欲穿之事。如今,《方案》已经确实,意味着导地高考将有望实行,国务院给出各省异地高考政策的最后时间,这对教育制度的进步来说或许是迟到的春天,希望国家能藉此机会更好地划分教育资源,体现教育公平,这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原本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然而,据统计,“异地高考”仅获46%网民支持。京沪两地更是95%市民反对。为什么?这本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却为何没有看到相应的热情?是公众真的理智了?还是公众对这件事情已经疲惫抑或心存疑虑?……

笔者以为,一是公众对“异地高考”的落实仍有疑虑。“异地高考”是无数外来人员及其子女望眼欲穿之事,也是在人口频繁流动的社会背景下必须破解的一个难题。然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异地高考,经过自下至上多年的催促,十年之久终见呼应、破题,而且现在的情况依然是,教育部门光打雷不下雨,等着地方拿出方案;地方政府则毫无积极性,等着教育部统筹安排。在相互等待与观望中,“异地高考”出路又将在何方?二是公众对“异地高考”的“准入条件”不存期待。从面上看来,教育改革还是向前走了一步。但对异地高考的有关政策基本上不值得等待,等到各地政策猴年马月出来了,其中的相关规定不知有好多,一条一条限制你,到头来你跑不到那么多证明材料,只怪自己不够格,不能怪政策。比如,第三条是务工人员的工作性质是不是当地所需要的。这真是匪夷所思。三是质疑地方政府“保护政策“下制定异地高考政策的公正性。千呼万唤,姗姗来迟,异地高考政策并没有给公众太大的惊喜,仅“解释权”划归地方一举,就可能消解相关政策的正效能。同时也要注意防范相对应的民间措施,因为一个政策的出台,往往会执行不到位、不严格,另一方面钻空子的人大有人在,这样将更进一步的导致教育不平等。

 笔者还认为,应该说,此项政策只要认真执行,很多异地工作的父母异地上学的孩子,都将大大受益,也充分体现他们在异地所做的贡献得到承认和肯定。要使“异地高考“掷地有声,如何保障此项政策在阳光下运行,将是教育部及各省制定政策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末子曰)

【编辑:郭忠祥】

 

 来源:未知  责编:admin
专题报道
梨城丰采③现代农业特色发展结硕果
专题报道
习近平中国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中国新发展理念
·苍溪县以政务“二重奏”解锁高效服务“新密
·苍溪县月山乡开展随手拍与急救培训筑牢安全
曝光台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广元启动仪式在苍举行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广
四川省苍溪县举行网络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四川省苍溪县举行网络
苍溪人社联文联让22吨猕猴桃秒变人民币
苍溪人社联文联让22吨
文天祥后裔文策谏言如何杜绝腐败
文天祥后裔文策谏言如
图片资讯
梨城丰采⑦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结硕果
梨城丰采⑦线上线下融
梨城丰采⑥两类红心相融发展结硕果
梨城丰采⑥两类红心相
梨城丰采⑤机械化与科技融合结硕果
梨城丰采⑤机械化与科
梨城丰采④农工电商融合发展结硕果
梨城丰采④农工电商融
民声传递
·文策谏言城区繁华路上空建钢架镂空停车场势在
·四川苍溪闻汛而动倾力筑牢防汛安全墙
·一封来自西华大学生寄往苍溪县的感谢信
·文策谏言国家如何彻底杜绝腐败遏制违法犯罪
·是谁在剥夺侵占村民依法享有的权益?
公检法司
·苍溪县“梨乡天平”守和谐“法润万家”暖民心
·四川省苍溪县禁毒地摊进夜市
·四川苍溪启动夏季夜间专项整治守护人民生命财
·2020年非法经营借贷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发改委刘振秋被双规——全球最大的犯罪集团”
焦点网谈
·非遗剪纸“开学第一课”:苍溪小学生两月剪出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媒体传奇”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2024加大深化惩治群众身边
·学校强行损毁他人巨额财产都是法盲校长霸凌惹
·止暴制乱 幕后黑手必须被斩断
注:凡本网刊载的网民来信和转自其它媒体网站的信息资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
立即删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主编QQ:915360888 投稿邮箱:915360796@qq.com
版权所有:四川火眼刷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蜀ICP备16009268号-4 公网备: 5101065083016号 中国《地方发展通讯社》同盟网站
本网主编急电:13880331708 微信:zgxsw002152 本网英文域名:zgxsw.xin 国际第一域名:zgxsw.org
本网法律顾问:陶书伟 执业证号:xxxxxxxxxxxxxxxxx 威律师电话:13183558165 执业资历:渋法事务专业辩护人
  • 中央网信办与国家互联网办公室举报平台
  • 四川省公安厅信息网络安全报警服务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