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陷“校园贷”:借款8万还了14万还欠100万
传媒:地方发展通讯社 | 时间:2019-03-04 09:07 | 关注人次[ ] | 字体设置:
原标题:借款8万还了14万,还欠100万?我数学不好,不要骗我…
 
最近几天,各大高校陆续开学,一些不法分子又开始打着“用明天的钱提前实现今天梦想”的幌子,频频设下套路,让不少青年学子深陷非法“校园贷”。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从云南经侦大队获悉,随着P2P兴起,多如牛毛的网络贷款平台纷纷上线,不少非法“校园贷”开始转入校园寻找机会,以方便、快捷、低息、低成本为诱饵,设置多种消费合同陷阱,诱骗消费欲望强的大学生贷款消费,合同签订后使出多种手段让贷款利滚利,导致“暴力催债”、“裸条借贷”甚至“欠贷自杀”等案件发生。
 
不要以为非法“校园贷”的受害者只存在于网络贴吧和新闻里,最近几年,我们周围有一些大学生深受其害。
 
◆案例
 
借款8万还了14万,还欠100万
 
据介绍,云南彝良籍女大学生小梅三年前先后从60多个网贷平台上共借款8万元后导致债台高筑,拼命连本带息还款14万余元后,至今还欠下近100万元巨债。
 
债台高筑的小梅无法按期偿还近100万元的巨债,平台便对其手机内存储的所有联系电话进行拨打,不仅不分昼夜地打电话给小梅的父母催款,小梅的很多亲戚朋友也都收到平台方催款电话,并且是24小时不间断地打,搞得她的亲戚好友们叫苦不迭。
 
借1300变成欠20000
 
小赵是某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在不到一个月期间,他在近10家网络平台借贷, “先是借1300元,还2000元,然后再借1300元,又还2000元。”小赵说,如同滚雪球一般,他借的钱越来越多,还不起了,就只好向另一个网络借贷平台借。
 
“利率一般是20—30个点,还款期为6天。”除了在网络借贷平台借款,小赵还在微信上借了款,而对于这些借款平台是否正规,他一无所知。不敢告诉家人,又不敢不还钱。为此,小赵曾一度与家人失去联系,甚至连头发都愁白了。
 
如何远离非法“校园贷”?
 
首先你得做个“学霸”
 
多了解熟悉金融知识,理性分析贷款实际利率标准,这样才能在面对非法校园贷的高利率和合同条款时有据可依,练就对非法“校园贷”业务及其变种形式的甄别和抵制能力。
 
要学会“勒紧腰带过日子”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成长,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同时提醒身旁的同学和校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上了不法分子的当。
 
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
 
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时刻绷紧自我保护这根弦,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隐私,注意留存相关凭据。当合法权益遭受损害时,第一时间与同学、老师和家长商量,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如果不小心掉入非法“校园贷”的陷阱,遇到不法催债人、暴力催债人时,一定要及时报警,并勇敢地与父母沟通。同时,保留借贷双方信息、转账记录、银行流水以及短信、聊天记录等相关凭证。
 
涨知识▼
 
非法“校园贷”的常见形式
 
目前,国家明确规定,只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合法合规的信贷服务。下面几种形式的非法“校园贷”,大家遇到时要提高警惕。
 
1、高利贷
 
根据最高法院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年利率未超过24%,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利率在24%-36%系自然债区。若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36%,则定为高利贷,不予支持。
 
2、裸条贷
 
不法债主通过要挟借贷者以裸照或不雅视频作为贷款抵押证据的行为。
 
3、传销贷
 
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并要求发展学生下线进行逐级敛财。
 
 
4、刷单贷
 
利用大学生求职心理,以贷款购物刷单获取佣金名义进行的新型诈骗。
 
5、多头贷
 
主要指因从多个非法“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形成一种“以贷还债”式的多头贷。
 
6、培训贷
 
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培训贷”实为“校贷”的新变种,专门坑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最后,再科普一点民间借贷的法律知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年利率24%以内的利息有效,超过36%的利息无效,可以追回。而24%—36%之间的叫自然债区,如果已经还了,则追不回来。所以借钱之前一定三思而后行,不要轻易陷入非法“校园贷”的陷阱。
 来源:中国地方发展通讯社  责编:刘嘉
专题报道
梨城丰采③现代农业特色发展结硕果
专题报道
习近平中国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中国新发展理念
·四川省苍溪县三向发力锻造机构编制铁军
·四川苍溪:梨园升级正当时智慧农业绘新景
曝光台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广元启动仪式在苍举行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广
四川省苍溪县举行网络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四川省苍溪县举行网络
苍溪人社联文联让22吨猕猴桃秒变人民币
苍溪人社联文联让22吨
文天祥后裔文策谏言如何杜绝腐败
文天祥后裔文策谏言如
图片资讯
何树平在苍溪县调研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时强调
何树平在苍溪县调研工
四川省2025年就业帮扶走进苍溪精准送岗4800个
四川省2025年就业帮扶
梨城丰采⑦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结硕果
梨城丰采⑦线上线下融
梨城丰采⑥两类红心相融发展结硕果
梨城丰采⑥两类红心相
民声传递
·文策谏言研制语言翻译耳麦耳机便于各国人民相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社保宣传快板声入人心
·文策谏言城区繁华路上空建钢架镂空停车场势在
·四川苍溪闻汛而动倾力筑牢防汛安全墙
·一封来自西华大学生寄往苍溪县的感谢信
公检法司
·苍溪司法开展明法善辩以辩促能辩论赛
·苍溪县“梨乡天平”守和谐“法润万家”暖民心
·四川省苍溪县禁毒地摊进夜市
·四川苍溪启动夏季夜间专项整治守护人民生命财
·2020年非法经营借贷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焦点网谈
·苍溪县鸳溪镇招商引资注活水乡村振兴绘新景
·非遗剪纸“开学第一课”:苍溪小学生两月剪出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媒体传奇”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2024加大深化惩治群众身边
·学校强行损毁他人巨额财产都是法盲校长霸凌惹
注:凡本网刊载的网民来信和转自其它媒体网站的信息资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
立即删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主编QQ:915360888 投稿邮箱:915360796@qq.com
版权所有:四川火眼刷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蜀ICP备16009268号-4 公网备: 5101065083016号 中国《地方发展通讯社》同盟网站
本网主编急电:13880331708 微信:zgxsw002152 本网英文域名:zgxsw.xin 国际第一域名:zgxsw.org
本网法律顾问:陶书伟 执业证号:xxxxxxxxxxxxxxxxx 威律师电话:13183558165 执业资历:渋法事务专业辩护人
  • 中央网信办与国家互联网办公室举报平台
  • 四川省公安厅信息网络安全报警服务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分享按钮